派克汉尼汾看好中国市场 多元化企业涉猎广泛

时间: 2023-12-26 23:35:37 |   作者: 毒麻药品柜

  凯勒承认,派克汉尼汾在中国的优势通常集中在高端产品,但这样的一种情况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举了一个例子。最近,派克汉尼汾为中国国内一家轮式装载机生产商开发了一款新产品。这家生产商在其生产的轮式装载机上使用了这款新产品。结果出乎意料,该轮式装载机的性能相比进口的轮式装载机更出色,最终在国内市场大获成功,并开始成为其面向出口市场的一大亮点。

  派克汉尼汾在中国拥有19家制造基地,其中既有初创企业,也有收购的公司。按营业收入计算,中国是派克汉尼汾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除公司在美国的本土市场外,在全球排名第二。到目前为止,公司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增长超过了GDP的涨幅。

  凯勒特别骄傲地提到,派克汉尼汾最近在上海成立了过滤系统工厂。这家工厂具有先进的技术,并能在当地研发与生产制造。这家新工厂向世界最大的两家柴油发动机制造商(恰好,都是中国公司)供应产品,不仅生产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过滤器,还生产全球首创的天然气发动机的过滤模块。

  站在全球的角度上看,派克汉尼汾各部门在2013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3.8%。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的形势,这一数字相当了不起。

  凯勒说,公司在考虑新工厂的厂址时受到了中国的地方政府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热烈欢迎,这一些地方包括无锡、上海、天津、青岛和沈阳。这是因为,新工厂不仅会为当地创造高技术就业岗位,还能提升当地劳动力的技能和经验。

  他表示:“无论是在哪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从不是我们考虑的主要的因素。派克汉尼汾的竞争优势更依赖于提供更好、更快、更优质的客户解决方案。当然,价格也存在竞争力。”

  “我们要在中国获得成功,产品设计和服务的差异化要比产品的本地化更加关键。我们重视客户的需求,并为其设计出可能的最好方案。我们的座右铭是‘引领您的成功’。”

  34年前,凯勒作为一名销售培训生加入了派克汉尼汾。与同我最近交谈过的很多跨国公司高管相比,他对派克汉尼汾在中国的业务,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自信心。我想知道他的秘方。

  他高度评价了中国的设计工程师,并表示适当的培训(派克汉尼汾在培训上的投入很大)结合很多中国工程师身上的进取精神,能够激发他们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做出惊人的业绩。

  在人力资源方面,企业通常要面对三大挑战,即人才的招募、培养和保留。凯勒表示派克汉尼汾在保留人才方面要比过去几年要容易一些。他将此部分归结于公司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所打造的忠诚度,也部分依靠一个名为“制胜战略”(TheWinStrategy)的既简单又清晰的管理理念。

  制胜战略是派克汉尼汾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沃什科维茨(DonE.Washkewicz)在2001年提出来的,至今仍是该公司在全世界内的基础管理架构。在派克汉尼汾亚太区总部办公楼,有一间可以俯瞰香港港口的大会议室,在会议室的海报上能清楚地看到“制胜战略”这几个大字。

  制胜战略的愿景是要让派克汉尼汾在其传统核心业务领域,即运动和控制技术领域成为行业翘楚。为实现这一愿景,派克汉尼汾需要在客户服务方面做到最佳(创新、优质、及时交付),由此推动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高度敬业和享有高度授权的员工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坚实基础。

  在谈及制胜战略时,派克汉尼汾在其公司的文件中很细致地描述了有关“制胜”的细节与指标,虽然对于局外人来看,它显得相当简单、直白。但与很多跨国企业所使用的晦涩的商学院术语相比,这些简单直白的表述更易于被本地员工理解和接受。

  我觉得,这可能是派克汉尼汾与许多其他跨国企业不同的做法。在我看来,这么做很灵活,尤其是对于一家高度复杂、产品多元化、实施矩阵式管理体系的大公司来说。派克汉尼汾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也印证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

  凯勒回忆起他在管理派克汉尼汾的一家制造工厂的日子。他说,当他走过工厂大厅,他可以有把握地期待某个部门(比如包装部门)的同事结合自己的工作来阐述对制胜战略的理解。

  “这一战略来自于公司管理层,但它在任何语言体系下都简洁、有力。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它帮助派克汉尼汾的规模在过去10到11年里翻番。”凯勒补充说。

  从这些事例中也显而易见,凯勒是一位非常务实的管理者,喜欢定期接触各级别的员工。

  凯勒还详细的介绍了派克汉尼汾如何看重培训和团队协作、倡导派克汉尼汾价值观、责任制与包容性,以及培养高绩效的团队和领导者。

  他坦言派克汉尼汾在中国的培训投入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要高于别的市场,但这笔钱花得很值。公司的年度计划包括用尽心思挑选一批6到8名大有前途的当地高管,接受为期6至9个月的领导力培训计划。在过去6年,大约有40位员工从计划中获益,其中很多人已经获得晋升。

  他也承认,在华的跨国企业的高管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相似的不满与抱怨,这对派克汉尼汾是相同。尽管如此,他对公司在中国持续增长的前景仍然表现出了很有说服力的乐观情绪。“如果现在让我列举我最大的担心,排在榜首的大概会是与信用相关的问题,在我们的中小客户中尤为明显。”